輔導處成員簡介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7-11-06 10:55
職務 | 主辦人 | 電話 | 主辦業務 |
輔導主任 | 賴霖歆 | 05-2757091#280 | 「友善校園」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劃相關活動、藝術才班招生甄試、整編及執行輔導室預算、規劃輔導室設施設備。 |
輔導組長 | 林彩霞 | 05-2757091#281 | 性別平等教育、志工制度、生命教育、親職教育、中輟生輔導 |
資料組長 | 陳貞潔 | 05-2757091#282 | 學生輔導資料保管及轉移、實施學生各類測驗、特殊教育宣導、辦理學校刊物、管樂班相關業務 |
特教組長 | 林美伶 | 05-2757091#283 | 特教研習、特教相關業務、身心障礙獎助金、交通費、教科書補助申請。 |
專輔老師 | 李尚航 | 05-2757091#284 | 衡鑑並找出高關懷個案、辦理校內個案輔導及團體輔導、一二級輔導工作 |
駐校心理師 | 蕭舜文 |
| 固定時間駐校接受師長輔導相關諮詢,接校內緊急個案三級輔導 |
107年3月主題:生命教育──從認識到欣賞自己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8-03-26 11:03
在今年1月的輔導主題分享中,提到了一個人需要自我探索、認識,進而從與人、事、物的互動中了解自己,欣賞自己。但是要怎麼欣賞自己呢?如果說一個孩子只能看到自己的短處,活在自己的缺點裡而不能發揮優勢,那麼他的心裡肯定常常不好受,也活得很辛苦,然而吃力又不討好。所以發現自己的優勢,正向地看待自己,成了一個人能否熱愛生命,創造美好人生的重要課題。
以下就介紹兩本繪本,供師長們參考,繪本的精神是讓孩子了解他們是特別的,每個人也都有其適合的生活環境,以及他本身的特性與長處,所以要找到自己的長處,發揮優點,不要僅僅活在他人的評價中。
1.故事好好玩~魚就是魚:這段節目的影片闡述了每一個人就像是不同的動物一樣各有特性,如果放錯地方就難以發揮所長,那麼痛苦與自卑將是難免的。
2.在繪本故事中很好引導孩子的地方,是在於和孩子對話,讓孩子透過自己的方式聯想他們的生活經驗,用自己的話去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其會獲得的成長就很可能如這篇文章:孩子睡覺前,純聊天 VS. 講故事,有何區別?4年後......。」所分享的一樣,故事是一個輔助,一個引發孩子興趣的媒介,重點在於對話和彼此建立關係、互相了解。
3.繪本:繪本:我很特別.ppt (309 KB ,下載:13次)。這是一本很特別的繪本,在故事中可以透過引導去引發孩子的聯想,另外,故事中的主角胖哥,在學習別人跳很高卻摔很重時、因為做不到而受傷時、因為想要辯解自己為何做不好時......,都被貼上不好印象的灰點點,甚至「有的人只是因為他身上有很多灰點點」而再度幫他貼上灰點。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與孩子一起省思的地方。雖然這本繪本是以創造者伊萊為一個主要出發點,但是撇除宗教的觀念,作為一個孩子如何改變看待自己的方法,以及如何對待別人的情節(例如露西亞的角色),也是值得來使用的繪本。
參考資料 & 延伸閱讀:
3. Mamatify
107年2月主題:080──校園反霸凌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8-02-26 09:07
從霸凌事件的了解,與專家分析中,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觀念,包括成為孩子重要的陪伴者、不帶批判的傾聽孩子的心聲、建立孩子有自信且妥當的社交方式與社交圈。以下訊息分享供各位家長、老師們參考。
1. 教育部反霸凌免付費專線0800-200885(耳鈴鈴幫幫我);
嘉義市教育處(局)反霸凌申訴電話:05-225-4321#359
2. 校園霸凌三級預防.pdf (252.99 KB ,下載:19次)
3. 好文分享 被霸凌者的眼淚:別再跟孩子說「不要理他們就好了!」
「你要做的,是跟其他老師不一樣的事情。如果你跟其他老師都說一樣的話,那麼孩子為什麼需要來找你?」文中作者在實務工作之初,突然引發了這樣的反思。誠然,如果輔導室孩子犯錯或遇到困境時責怪他們,丟出一個粗略的方法或規定,要他們乖乖聽話,那麼輔導之於教導、訓導的差別在哪裡?何以輔導這個領域、方法需要被獨立出來?輔導的素養實則是人人皆可以習得的,即使是為人父母也是。
4. 好文分享(內含延伸閱讀):羅怡君:被霸凌的孩子,一定擁有令人羨慕的東西;羅怡君:這是開玩笑、吵架還是霸凌?
延伸閱讀:
參考資料:
1. 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
2. 校園霸凌防制網
3. 海苔熊
4. Google搜尋:霸凌 親子天下
107年1月主題:生命教育──自我探索與悅納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8-01-08 10:18
1. 生命教育分為人與己、人與人、人與環境、人與生命,對於自我,又必須由了解自我概念、認識自己開始,逐漸教育並發展到能接納自己、欣賞自己,而坊間有許多的繪本很值得親子與師生共同閱讀,陪伴孩子成長,例如這個部落格的推薦,或者是在網路搜尋「生命教育 繪本」也會有一些書單可供參考,如這份生命教育繪本分類書單.pdf (86.64 KB ,下載:291次),裡面還含有不同適合國小學童或親子閱讀的分類,以及有的網站裡有資源共享的繪本PPT檔1、繪本PPT檔2。而某些書在嘉北國小的圖書館也可以找得到。
2. 什麼是自我概念?簡而言之,是一個人對於自我身體、心理、能力……等的看法或了解所形成的整體概念,而這種概念奠基於自己與外界的互動。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的網站中,有較詳細的系統性介紹,提及了關於人本心理治療學派大師Carl Rogers的觀點,另外,MBA智庫百科中也有簡要的介紹。
3.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,各有優勢與劣勢,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發揮優點,修正缺點或避免自曝其短,師長在帶領小朋友閱讀繪本的過程中,可以引導孩子從繪本的圖片、背景看到什麼(了解孩子注意的、在乎的是什麼,也訓練觀察力),並且從故事的敘述中,將焦點轉到孩子身上,問問孩子你覺得(故事中的)某某某是……,牠會……,有時,如果孩子傾向於自我表露,也可以直接問孩子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的什麼事,或遇到什麼人,「你會……」的方式來問,在透過繪本的媒介了解孩子的過程中,亦是促進孩子的自我覺察,並可藉此正向引導孩子。
4. 繪本引導舉例示範:以繪本《紅公雞》.ppt (3.74 MB ,下載:31次)為例
這是一本沒有注音的繪本,師長們在使用時可以斟酌,若是給低年級的孩子讀,就必須以唸故事的方式,中年級也需要伴讀,而師長們可以事前準備,在共讀時,也能選擇不同的引導方式。
(1)在PPT第3張當中,師長可以選擇將圖片遮起來,問:「紅公雞發現什麼?」這是比較細、引導想像力的問法,否則就是順著原有的圖文,讓孩子自由理解、聯想。
(2)繪本的引導可快可慢,也代表可大方向了解或者細膩深入的問,例如在PPT第4張中就可以問孩子:「你是紅公雞的話會怎麼處理這顆蛋?」當然也可以等到PPT第5張再問這個問題(較深入的細讀法是一個小階段就可以問,所以兩頁都問),到PPT第10張也都還可以問這類問題,有很多選擇的問題或劇情發展,都是可以靈活去詢問孩子,刺激孩子去思考、探索自己的。
(3)當孩子還不太了解有什麼動物時就順著PPT第6、7張講下去,並且藉此機會教育孩子認識「蛇」這種動物,否則可以請孩子猜「沙─沙─沙」的聲音「從哪兒來?」「是什麼聲音?」,在繪本的帶領閱讀中,可能還需要處理較為喜歡發問的孩子所問的問題,例如「蛇追不上公雞嗎?」對師長而言雖然可以表達自己的了解,但如果能讓孩子去想像情節「何以會這樣?」也是很好的做法。
(4) PPT第12張,「為何紅公雞的窗口特別熱鬧?」PPT第15張,「你認為蛋裡面會孵出什麼?」孩子的生活經驗受限,但是想像力卻是無限,可以不用執著於孩子一定得答出合乎現實或邏輯的答案,而對於孩子的答案給予肯定或正常的回應。
(5)這個繪本PPT的最後有一些問題討論,也是可以在繪本的最後,統一再問孩子的。
參考資料:
1. 痞客邦:繪本推薦
4. 高雄市加昌國小──加昌優閱網:家庭悅讀>>社區閱讀>>96社區推廣閱讀計畫
6. MBA智庫百科
106年12月主題--和情緒當好朋友(二)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7-12-18 22:33
1. 簡介「情緒障礙」:
依據「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」,情緒行為障礙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,
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;其障礙非因智能、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。
前項情緒行為障礙之症狀,包括精神性疾患、情感性疾患、畏懼性疾患、焦慮性疾患、注意力缺陷過動症、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。
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:
一、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於其同年齡或社會文化之常態者,得參考精神
科醫師之診斷認定之。
二、除學校外,在家庭、社區、社會或任一情境中顯現適應困難。
三、在學業、社會、人際、生活等適應有顯著困難,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
教育所提供之介入,仍難獲得有效改善。
2. 顧好情緒障礙兒的四個秘訣:持續醫療追蹤、養成固定運動習慣、應用膳食療養、言行一致的教養政策。
參考資料:
2. 親子天下
106年12月主題:和情緒當好朋友(一)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7-12-03 12:35
1. 何謂情緒:情緒是指人類生活中的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憂、懼等心理情況,是我們受到某些刺激後或在特定情況下,所體驗到各種不同的身體感覺。這些感覺可能輕微無比,也可能十分激烈,是每個人自己可知覺、可意識到的。(引自網站:董事基金會──心理衛生中心:什麼是情緒)
2. 情緒無好壞:好情緒、壞情緒,都是為了提醒你人生最重要的事!這是 10 種常被誤解的心情
參考資料
-->經理人:情緒管理
106年11月主題:性教育:認識及自保(二)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7-11-17 23:12
隨著換季,以及孩子的日漸成長,父母的喜悅不言而喻。但是每年父母似有若無的,可能都會面臨性教育的問題。父母可能不知道,孩子其實在3~6歲時,就開始了第一次的性發展期(探索),而如下列第一點文中所提:「在心理學中,認為兒童天生的好奇和衝動,與『性議題』是很有關連的(演化心理學來看,「性」不就是一種人類求生的本能而已)。如果兒童天生的好奇與衝動,在他們企圖詢問未知事物時受到阻礙,那麼他們對事物的深度探索也會受到壓抑,進一步傷害到他們未來的求知衝動與思考廣度──可見,像這樣的問題,父母可以難以啟齒,卻不能不去面對。」
1.說明性行為──如何讓孩子認識自己怎麼來的?
2.最低道德標準──合法性交年齡,以及安全性行為宣導 P12~20.doc (9.18 MB ,下載:28次)
3.青少年如何與性相處?相關Q&A
延伸閱讀:
參考資料:
-->性教育教學資源網
相關學習資源
-->國教署性平網
2017年11月主題:性教育:認識及自保(一)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7-11-03 16:04
1.身體自主權為何?說明及學習單
2.如何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?【小學生】性教育:你可以這樣教小孩
(修正與注釋:
1.
教學重點第2點,文中所提「甚至還能反擊回去:『你不要笑,那只是你長得慢,還好意思說,人類發育本來就是這樣。』」建議改變應對方式,因為評論對方長得慢,並且還加上一點有責備語氣的「還好意思說」,容易再生爭端,造成嘲笑者的不滿,其實可以平和的語氣,直接講述情況:「希望(拜託)你(們)別再笑我了,我只是先發育,這是身體成長的正常變化而已歐~」如果嘲笑的情況沒有改善,老師就要介入協助宣導,每個人生長的速度跟程度都會有差別,要求孩童能懂得身體自然的變化,從而接納自己,並尊重他人。
2.
第三點文末所提LBGT:LGBT文化,中文或稱同志文化,是由女同性戀(Lesbian)、男同性戀(Gay)、雙性戀(Bisexual)、跨性別(Transgender)等群體所構成的文化。(維基百科))
參考資料:
-->蔡依澄的閱讀筆記
-->媽咪愛 MamiLove
2017年10月主題:性別平等(二)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7-10-16 08:53
2017年10月主題:性別平等(一)
作者:輔導主任 日期:2017-09-30 14:55
-關於性別平等教育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.pdf (6.47 MB ,下載:32次)
-有哪些性別? 多元性別介紹.pdf (177.16 KB ,下載:101次)
-性別平等認識與執行?(附檔第一部份的第一與第二點,及底部新聞)自我與社會─師大附中.doc (126.5 KB ,下載:33次)
--延伸閱讀:男孩天生比女孩聰明?性別刻板印象從小學就成形
à相關學習資源
1. 教育部性別平等全球資訊網
2. 親子天下──性別平等